箱庭疗法与东方思维

[日期:2012-06-06] 浏览量:102506  作者:北师大项目部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与箱庭疗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我们试图解读来访者的箱庭作品但又没有办法解读它的时候,可以说,东方思维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与箱庭疗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我们试图解读来访者的箱庭作品但又没有办法解读它的时候,可以说,东方思维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

 

 一、顺乎自然、无为而化

      我们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时候,经常会犯求“真”务“实”,穷“追”不“舍”,“短”“平”“快”及“彻底癖”的错误,没有想到要给来访者一个缓冲的机会、领悟的空间、混沌的灵感。在箱庭疗法的实施过程中,也会如此。有时候能在总体上把握来访者完整的内在心理世界,但在局部和具体方面又不容易理解。摆的是什么呀?不懂。于是治疗者就会马上急躁起来,急于分析箱庭作品,希望能很快地将问题弄得清清楚楚,以期早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还记得《庄子·应帝王》里那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吗?“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在于指责那些不能顺应自然之道的举动,有的时候即使出于好心,其结果也只能是有害无益。

      当与心理疗法联系起来就可悟出,这可能反映了箱庭的最高境地:在受保护的空白的、混沌的、充满神性和灵感的、有所限定的箱庭空间里,不给来访者任何强求,不指示来访者必须怎样,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地感悟自己的心灵空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发展潜能。

 二、真实理解与意会体验的整合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人依靠思维这个主观条件,才有可能创造出人类特有的灿烂文化和高度文明(朱智贤、林崇德,1986)。正因为人所依靠的思维是主观条件,自然也会有东西方人思维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目前,人们普遍形成的共识是:西方人的思维以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为辅,强调分析性、逻辑性和科学性;而东方人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强调整体性、具象性、模糊性和神秘性。

      (一)东方人的思维特点可以从古诗词中感受到。

      1.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有人对此诗所描述的景象中所表现出的矛盾提出异议,月落本应该是黎明时分,后面又说“夜半”,夜半与月落的时间显然不符合;乌鸦是白昼动物,和鸡一样晚上睡觉,半夜听到乌鸦叫,就像半夜鸡叫一样不自然;再者寺院也鲜有半夜敲钟的,“夜半钟声”也让人感到诧异。其实,中国的诗词本就注重意会,并不注重是否真实,也就是说只要意境好,即使诗境不真实,也仍被认为是好诗。

      2.李白的《题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的瀑布是非常有名,这首写庐山瀑布的短诗,正因为采取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气势雄伟,才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而这些,对于西方人来讲,他们只能惊叹,充其量会说上一句“beautiful” 而已,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既没有“三千尺”的概念,也不可能有“九天”的想象。

三、从西洋画和国画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东西方思维的差异。西洋画的特点是写实,绘画以真实模写人物或自然为第一要义,而国画的特点是写意,绘画以比喻、夸张的手法模写人物或自然的感受为主。

      有人说,西方人用“脑”思维,而东方人用“心”思维。又有人说,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弊端,是使人忘记或不会用“心”去思考。科学的心理学使人认为人的“心理”就是“大脑” 的机能,殊不知,当我们悲伤的时候,悲伤的情绪既不在“大脑”中,也不在“心脏”里,是在我们“心”中悲伤的感受。此时,“心”不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心”就是一切。不是“我中有心”,而是“心中有我”。来访者的箱庭作品是用“心”制作出来的,是心灵整合的结晶,是形象和灵感的写照。

      四、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在探索人类心理奥秘、治愈心理创伤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西方心理分析或治疗更多选择的是真实自我和理解自我之路。而东方,虽然至今尚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心理分析和治疗理论,但朴素的心理疗法理论与哲学、宗教等密切联系,选择了意会自我和体验自我之路。真实和理解像一把手术刀,把对象支解开来,而意会和体验则把所有的部分连成整体;与真实和理解对应的功能器官是大脑,与意会和体验对应的是整个身心;真实和理解是逻辑,而意会和体验是情感。表现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真实和理解就如同在来访者疼痛的时候给他一剂止痛药,而意会和体验如同陪伴并共感着来访者的疼痛和悲伤。

      五、心理疗法的东西方异同。经典的西方心理疗法,如精神分析、认知疗法等,其最终的目的就在于理解人“心”,通过理解来达到治愈。而东方的心理疗法,如日本的森田疗法,其原理符合中国人的顺应自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顺乎自然,无为而治。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强调对存在的问题达到领悟,从而以健康的、成熟的行为模式代替过时的、幼稚的行为模式。这种解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顺应自然而发展。

      也就是说,东方的心理治疗理论非常关注来访者的体验。通过对于痛苦、矛盾以及罪恶感的体验,从而使来访者有所觉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箱庭疗法,张日昇教授认为,将西方的真实、理解与东方的意会和体验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箱庭疗法是可以将二者之间联系在一起并进行整合的。箱庭疗法强调体验、整合和静默地关注,淡化解释和分析,充分体现了东方思维的特点。这是因为箱庭过程蕴涵着丰富的体验元素,既包括来访者的体验,也包括治疗者的体验。来访者在箱庭创作过程中的体验是指来访者经历着箱庭世界所引发的种种情绪体验,或痛苦悲伤,或紧张焦虑,或欢快愉悦,来访者感受到了“物我一体”的同一感。在精心制作箱庭时,来访者已经与自然浑然一体,来访者的体验充分体现了东方思维的特点。

     六、共感体验与内敛含蓄

      从箱庭中,从来访者和治疗者的体验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箱庭疗法蕴涵着丰富的东方思维的精髓。箱庭疗法虽然产生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但它将东方内敛含蓄的风格尽显在箱庭世界内外,使人们感受到箱庭疗法无限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气息。

      如前所述,治疗者伴随来访者一起创造和游历他的箱庭世界,使来访者感受并体验来自治疗者的温暖、安全、受关注和被理解,这些感觉能够唤起来访者的自我治愈力。箱庭的魅力就在于它“寓无形于有形之中”,即将无形的主观体验寓于有形的箱庭创作之中。同时,治疗者在整个箱庭过程中的角色是静默的见证者。静默,不强调对箱庭作品的分析和解释,而是静静地感受,在感受中帮助来访者超越和成长。虽然是无为的姿态,却是将自己的心融入到来访者的箱庭世界中,与来访者共同感悟生命。来访者在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尊重下,他们内心的羁绊、困惑、疑虑等就会得以释放和发泄,促使来访者直面内心世界的冲突与矛盾,最终达到自我的整合。

      张日昇教授认为,对箱庭作品中每个沙具象征意义的把握固然重要,但对箱庭作品的心象、意境的理解和感悟,远远超过对沙具的象征意义的把握和对箱庭作品具体内容的分析。也就是说,理解和感悟箱庭作品的意境最为重要。

      作为箱庭治疗者,不仅要关注来访者创作箱庭作品及创作后的理解和感悟,也要重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尽可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去共感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来访者在制作箱庭时,治疗者是作为静默的见证者伴随着来访者共感体验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的。

      那么怎样去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呢?无论是对外界的理解还是对内界的感受,“物我合一”的思想教给我们要用心去感悟,以心交心。这让张日昇教授想起那个有名的庄子和惠施在河岸辩论鱼之快乐与否的故事。

    《庄子·秋水》记载,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们看到惠施只是将鱼视为物体,用实用的、唯物的观点来看待鱼,鱼确实无所谓快乐不快乐。庄子看到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用心去感悟鱼,将自己快乐的情感投射到鱼身上,和鱼融成一气、化为一体,同时也把鱼在水中畅游的姿态吸纳于己,物我合一。也就是说,只有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将心神凝聚于所关注的对象上,才可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合一” “物我两忘”的境界。

      箱庭世界处处需要治疗者用心去感悟,才可能以心交心,来访者才可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另一个真实展现出来。用心去感悟来访者的箱庭世界,首先需要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去共感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声明:【本文由心理沙盘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评论  
姓名
   
   
箱庭治疗者的个人箱庭体验
      当张日昇在各地进行箱庭疗法讲授时,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箱庭确实能反映我们的心理吗?张日昇通常不会过多给予解释,而是邀请他们走入箱庭世界,让他们亲自体验制作。因为箱庭疗法的精髓存在于体验的过程,只有用心感悟过箱庭的人,才能理解它,并从中受益。
团体箱庭疗法的案例──快乐成长

团体箱庭疗法与个人箱庭疗法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制作过程中更加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协作。体验过团体箱庭疗法的人的亲身感受最能说明这一箱庭治疗形式的效果。本文讲述了一个团体箱庭疗法案例中参与者的制作过程和心理感受。

 

一个自闭症男孩的箱庭
      张日昇教授很早就开始关注箱庭疗法在弱势人群中的临床应用尝试,并指导研究生积极开展特殊儿童的箱庭治疗,特别是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在这些治疗中,张日昇教授非常希望向读者介绍寇延对一个3岁自闭症男孩的箱庭疗法过程,这是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曾在第二十八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进行过报告,受到了河合隼雄、岡田康伸和里斯(Sachiko Taki Reece)的认可。如果说自闭症儿童犹如天边遥远的星星的话,那么,张日昇教授希望通过此个案告诉人们,“星星知我心”。
团体箱庭:增进研究生友谊
        这是一个研究生团体所进行的为期一个学期、共计八次的团体箱庭疗法过程。团体箱庭疗法的过程,是在张日昇教授的授意之下进行的,既是为了促使研究生通过体验团体箱庭制作加深对箱庭疗法的理解,也是为了促进研究生个体的心理成长、发展研究生团体的友谊关系。
不错,真心不错。
sss
实用技术丨心理沙盘治疗中的实操流程
在接受分析者的心灵中,意象会被保留下来,但是在沙盘中,意象就会消失,再次变的没有形状,没有意识。沙子是一种表征时间无限性的物质,它的无限性提醒人们要把永恒牢记于心
实用技术丨沙盘游戏解释中需要考虑的21个要点
本文由沙盘游戏创立者之子马丁·卡尔夫总结,深入浅出,是不可多得的实用技术。
沙盘应用丨心理沙盘对学校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
心理沙盘游戏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沙盘案例丨浴火重生,心理沙盘对自杀未遂高三女生的心理干预
自杀是个体生命全程的最后一项权利,往往是个体在丧失归属感而绝望时的一种逃避行为,但这次,她浴火重生了。

专家推荐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心理箱庭引入者

张雯
中华女子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心理箱庭人文关怀的传承者!

弹窗内容!!!

×

联系我们

推荐文章

箱庭疗法的设备之沙箱
箱庭疗法的设备有沙箱、沙和沙具三种。其中沙箱能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和感觉,沙箱的亚瑟和大小也是有统一规格的。沙箱的作用非常重要。
张日昇《箱庭疗法》

本文从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和目录三个方面介绍了张日昇著的《箱庭疗法》这本书。

箱庭开心灵之门——52中心理沙盘培训授课纪实

8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员教授张日昇教授率3名北师大研究生来到52中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主要是张日昇教授在52中的心理沙盘培训授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