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疗法与荣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日期:2012-06-07] 浏览量:103619  作者:北师大项目部


      在最初的箱庭疗法阶段,来访者的箱庭作品反映的多是与其意识层面最接近的情景,但也包括一些问题情境。以首次的箱庭作品为基础,治疗者会从中发现来访者内心冲突解决的信号,比如怎样解决,向何处发展等。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箱庭作品中,作品中的心象开始超越意识占主导的层面而向意识的深层发展,出现象征着无意识的内容。

      作品中出现的这些心象就代表了来访者无意识情结中释放出的心理能量。同时,这种再生的心理能量就要寻求与那些未被情结压抑的心理能量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获得心灵的安宁。当来访者把不同的心象表现都整合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箱庭情境中时,箱庭疗法就达到了唤起来访者自我实现潜能的效果。提到心理能量不得不说的就是荣格所主张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下面就介绍一下荣格对于心理能量的研究理论:

 

在最初的箱庭疗法阶段,来访者的箱庭作品能够反映出来访者的心象,这些心象就代表了无意识情结中释放出的心理能量。心理能量能够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冲动、勇气、意志力及各种特征的情绪、感情等心理力量的展现。

 

    一、荣格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心理能量。

      荣格当初用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来代替弗洛伊德提出的力比多,把心理能量作为人类全部心理活动的推动力。他认为,能量可以成为现象世界中各种变化的基础,心理能量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现象本身的一个概念,而是完全存在于特定的经验基础之上。换言之,能量在有意识的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运动或力量,而在无意识的潜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一种状态。荣格坚信,人的肉体所产生的能量在本质上依赖于心理能量得到再生。

      二、围绕心理能量这一概念,该理论还讨论了心理能量的转化、流向和调节。

1.心理能量的转化

      关于心理能量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心理能量不能压抑,只能转化。荣格曾用“力比多的运河开通”来形容心理能量的转化,也就是从一种心理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价值强度的转化。他认为,每一情结都带有一定的能量,而情结作为相互联系的无意识内容的群集,属于阴影的一部分,通常以梦和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要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就必须从情结中释放心理能量,使其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心理能量的转换。一位母亲总是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缺乏经验,所以孩子凡事必须绝对服从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权威,也就是说,孩子无意识中具有一种“父母即权威”的情结。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特别是当他进入反抗期后,他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母亲对自己的管教,表现出激烈的反抗举动或言语。于是这位母亲在孩子面前权威地位逐渐丧失的现实与她的“父母即权威”的情结产生了冲突,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自信。苦恼的母亲为此寻求心理咨询,而咨询者要帮助她认识到她对母子关系的理解和定位的情结存在,将其情结背后压抑的心理能量释放出来,并引导她把这些能量转化到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上,做孩子的理解者,而不是领导和权威,就可以帮助孩子的母亲恢复自信,最终解决问题。

2.心理能量的流向

      荣格认为,心理能量概念的本质是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是说物理能量的流动是由于两极之间的势差造成的。例如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热能从温度较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最终达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他说,没有一种预先存在的两极对立就不可能有能量。必须一直存在着高与低、热与冷等等,这样,平衡的过程,即能量才能够产生。心理能量也遵循着从高到低的流向,趋向于使各心理结构达到一种平衡。当人出现心理冲突时,原先的暂时平衡就会被打破,心理能量就要解决冲突,以建立新的平衡。

 3.心理能量的自我调节

      荣格将人看成是有自主性的,其精神世界总是自我调节的。自我调节是一种平衡机制,其存在使得心理处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在荣格看来,心理补偿是朝向整体性的一种内驱力装置。利用集体意识的内容,那些和意识内容相联系的心象、情感、态度及行为,其目的是尽可能地达到人格的完整。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是自我调节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说,补偿就意味着通过无意识活动,对不同的数据或观点进行平衡和比较,以便产生某种调整或修正,如通过做梦纠正意识活动中的片面性。

      心理能量能够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冲动、勇气、意志力及各种特征的情绪、感情等心理力量的展现。

声明:【本文由心理沙盘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评论  
姓名
   
   
箱庭治疗者的个人箱庭体验
      当张日昇在各地进行箱庭疗法讲授时,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箱庭确实能反映我们的心理吗?张日昇通常不会过多给予解释,而是邀请他们走入箱庭世界,让他们亲自体验制作。因为箱庭疗法的精髓存在于体验的过程,只有用心感悟过箱庭的人,才能理解它,并从中受益。
团体箱庭疗法的案例──快乐成长

团体箱庭疗法与个人箱庭疗法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制作过程中更加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协作。体验过团体箱庭疗法的人的亲身感受最能说明这一箱庭治疗形式的效果。本文讲述了一个团体箱庭疗法案例中参与者的制作过程和心理感受。

 

一个自闭症男孩的箱庭
      张日昇教授很早就开始关注箱庭疗法在弱势人群中的临床应用尝试,并指导研究生积极开展特殊儿童的箱庭治疗,特别是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在这些治疗中,张日昇教授非常希望向读者介绍寇延对一个3岁自闭症男孩的箱庭疗法过程,这是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曾在第二十八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进行过报告,受到了河合隼雄、岡田康伸和里斯(Sachiko Taki Reece)的认可。如果说自闭症儿童犹如天边遥远的星星的话,那么,张日昇教授希望通过此个案告诉人们,“星星知我心”。
团体箱庭:增进研究生友谊
        这是一个研究生团体所进行的为期一个学期、共计八次的团体箱庭疗法过程。团体箱庭疗法的过程,是在张日昇教授的授意之下进行的,既是为了促使研究生通过体验团体箱庭制作加深对箱庭疗法的理解,也是为了促进研究生个体的心理成长、发展研究生团体的友谊关系。
不错,真心不错。
sss
实用技术丨心理沙盘治疗中的实操流程
在接受分析者的心灵中,意象会被保留下来,但是在沙盘中,意象就会消失,再次变的没有形状,没有意识。沙子是一种表征时间无限性的物质,它的无限性提醒人们要把永恒牢记于心
实用技术丨沙盘游戏解释中需要考虑的21个要点
本文由沙盘游戏创立者之子马丁·卡尔夫总结,深入浅出,是不可多得的实用技术。
沙盘应用丨心理沙盘对学校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
心理沙盘游戏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沙盘案例丨浴火重生,心理沙盘对自杀未遂高三女生的心理干预
自杀是个体生命全程的最后一项权利,往往是个体在丧失归属感而绝望时的一种逃避行为,但这次,她浴火重生了。

专家推荐

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心理箱庭引入者

张雯
中华女子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心理箱庭人文关怀的传承者!

弹窗内容!!!

×

联系我们

推荐文章

箱庭疗法的设备之沙箱
箱庭疗法的设备有沙箱、沙和沙具三种。其中沙箱能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和感觉,沙箱的亚瑟和大小也是有统一规格的。沙箱的作用非常重要。
张日昇《箱庭疗法》

本文从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和目录三个方面介绍了张日昇著的《箱庭疗法》这本书。

箱庭开心灵之门——52中心理沙盘培训授课纪实

8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员教授张日昇教授率3名北师大研究生来到52中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主要是张日昇教授在52中的心理沙盘培训授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