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日昇教授为红枫中心讲授箱庭疗法
[日期:2012-03-30] | 浏览量:10524 | 作者:北师大项目部 |
11月18日,中国箱庭疗法第一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日昇来到红枫中心,为志愿者讲授了 “箱庭疗法”。
箱庭疗法(sandplay)又称沙盘游戏疗法,其过程是在咨询师的陪伴下,通过非言语的手段,让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再现其多维的现实生活,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即“无意识意识化”。
这是一种从人的心理深层面来促进人格变容的心理治疗方法。箱庭疗法整合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东方哲学文化之精髓,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如自闭症、多动症、情感障碍、遗尿症、抑郁、恐惧与焦虑、学习困难、阅读障碍和言语障碍、攻击性行为、强迫症、游戏成瘾等);并对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维护等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箱庭疗法起源于欧洲,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于1965年将这一技法介绍到日本,并将其译为“箱庭”,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张日昇教授于1998年将箱庭疗法引入中国时,考虑到“箱庭疗法”与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相似性,即“在箱子中制作庭院”,于是,沿用河合隼雄的“箱庭疗法”这一名称,并在国内开展了富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应用以及推介工作。
除了以上对箱庭疗法定义、来源、治疗方式和推广的讲述,张日昇教授在红枫中心还为志愿者们讲授了箱庭疗法的意义,在一些方面的应用和作用等等。
下一篇:
声明:【本文由心理沙盘网整理编辑,未经网站正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评论
当张日昇在各地进行箱庭疗法讲授时,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箱庭确实能反映我们的心理吗?张日昇通常不会过多给予解释,而是邀请他们走入箱庭世界,让他们亲自体验制作。因为箱庭疗法的精髓存在于体验的过程,只有用心感悟过箱庭的人,才能理解它,并从中受益。
团体箱庭疗法与个人箱庭疗法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制作过程中更加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协作。体验过团体箱庭疗法的人的亲身感受最能说明这一箱庭治疗形式的效果。本文讲述了一个团体箱庭疗法案例中参与者的制作过程和心理感受。
张日昇教授很早就开始关注箱庭疗法在弱势人群中的临床应用尝试,并指导研究生积极开展特殊儿童的箱庭治疗,特别是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在这些治疗中,张日昇教授非常希望向读者介绍寇延对一个3岁自闭症男孩的箱庭疗法过程,这是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曾在第二十八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进行过报告,受到了河合隼雄、岡田康伸和里斯(Sachiko Taki Reece)的认可。如果说自闭症儿童犹如天边遥远的星星的话,那么,张日昇教授希望通过此个案告诉人们,“星星知我心”。
这是一个研究生团体所进行的为期一个学期、共计八次的团体箱庭疗法过程。团体箱庭疗法的过程,是在张日昇教授的授意之下进行的,既是为了促使研究生通过体验团体箱庭制作加深对箱庭疗法的理解,也是为了促进研究生个体的心理成长、发展研究生团体的友谊关系。
弹窗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