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疗法与游戏疗法
2012/6/7 14:22:36
众所周知,箱庭疗法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玩具在沙箱中自由地进行创作,属于游戏疗法的一种形式。游戏疗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箱庭疗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也应该看到,箱庭疗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游戏疗法也有推动作用。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要了解箱庭疗法的理论基础、实践原则、方法技巧,有必要对游戏疗法的发展作一大致了解。
成人的语言是字词,而儿童的语言可能是游戏。对儿童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含义。因此,游戏是人们了解儿童的另一种重要媒介,游戏疗法最早也是来源于对儿童的心理治疗。
开创者及其理论
1919年,哈哥赫尔玛斯(Hug-Helmuth)首先将游戏应用于对儿童的治疗。1932年,梅勒妮·柯琳(Melanie Klein)把游戏作为对儿童的吸引而将其融入到对儿童的系列心理健康的治疗中。后来,奥托·兰克(Otto Rank)发展的游戏疗法强调出生创伤(birth trauma)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塔夫脱(Taft,1933)、艾伦(Allen,1942)、毛斯塔卡斯(Moustakas,1959)认为游戏治疗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中给儿童与治疗者之间建立安全的、稳固的关系的机会。他们的方法关注的是儿童与治疗者之间的关系,不再重视过去事件的影响,这仍保持着与心理分析理论的重要联系。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了结构化的游戏治疗浪潮,游戏疗法被看成是言语的直接替代物,它以分析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强调游戏所具有的治疗价值和治疗者在决定治疗进程和关键问题时发挥的积极作用。如利维(Levy,1938)发展的释放疗法(release therapy),给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重演创伤事件,以达到治疗儿童特定创伤的目的。再如所罗曼(Soloman,1938)开发的用于冲动型儿童和攻击型儿童的积极游戏疗法(active play therapy)也认为,通过游戏来表达愤怒和恐惧,可能导致更为社会所接受的游戏。继这一浪潮之后,汉伯利爵(Hambridge,1955)赋予了游戏疗法更强的指导性,儿童在游戏中直接重演事件,以达到“释放”的目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箱庭疗法研究推广应用中心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